高層強調物價和增長的警示

2012-02-21 15:59:22    來源:蘭瑞環(huán)球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月16日在《求是》發(fā)表題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zhàn)略》的文章指出,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面臨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該文是根據李克強2011年12月15日在全國發(fā)展和改革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整理而成,核心內容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zhàn)略。
文章表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于城鎮(zhèn)化。他引述數據稱,城鎮(zhèn)化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吸納1,000多萬農村人口進城,進而帶動1,000多億元的消費需求及更多投資需求。因此要抓緊制定并有序實施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文章認為,目前中國農民工總量達2.4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約1.5億人,農村還有相當數量的富余勞動力,城鎮(zhèn)化蘊涵的內需潛力巨大。
文章分析,2012年國內外經濟形勢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zhàn),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增長下滑、通脹水平抬升和發(fā)達國家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會通過多種渠道對中國發(fā)展產生影響;從國內看,經濟增速緩慢回落與物價漲幅仍處高位的問題相互交織,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
文章特別指出,深化價格體制改革,要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產等資源性產品價格關系,使其更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huán)境損害成本。文章強調,實施價格改革,不能把經濟增長速度打得太滿從而使經濟關系繃得過緊,這樣才能為改革留出空間。
對于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文章稱,研究將部分高消耗、高排放的產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逐步擴大房產稅改革試點;研究制定環(huán)境保護稅費改革等方案。此外,還要進一步減少投資審批事項,國家只審批或核準政府投資項目與關系國家經濟安全、涉及整體布局和影響資源環(huán)境的事項。
我們注意到,李克強在文章中稱,經濟增長和物價穩(wěn)定總體上是一對矛盾。只要增長速度、不顧物價穩(wěn)定,或只要物價穩(wěn)定、不顧增長速度都相對容易,難的是二者兼顧。
要理解這對矛盾必須扎根貨幣化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來考察。貨幣化對中國是雙向的:一方面貨幣化祛除了禮俗和權力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從計劃走向市場,中國正式進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之內,實現了現代社會的初步轉型。中國經濟也從短期走向過剩,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由于沒有掌握好貨幣的發(fā)行量,制造了幾次大通脹,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貨幣M2已經近80萬億,中國的貨幣化率也高過很多發(fā)達國家。貨幣化率過高,容易制造經濟泡沫,從而會將中國拖入繁華中的死亡區(qū)間。
貨幣化率的下降伴隨著經濟增長的下滑,拿日本和韓國為例,有數據指出,,日本與韓國的經驗尤其明顯。韓國經濟增速從上世紀80年代的平均7%降至過去十年的平均4%,同期的實際M2增速也從14%降至5%。日本經濟增速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平均增長4%,與此對應的實際M2增速為8%。從90年代至今,日本經濟增速平均1%,實際M2增長也在90年代降至平均3%,過去十年則平均負增長1%。
為什么會這樣?貨幣泡沫遲早會對整個經濟造成致命的打擊,一方面是資產泡沫過多,會將整個實體經濟擠垮,另一方面,央行超發(fā)貨幣不管什么原因,都會讓社會損失財富,一部分人暴富,經濟資源錯配的概率越來越大,價格信號越來越不能反映真實的經濟效率,最終在泡沫的破裂下,在失業(yè)率高企和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逼迫下,在生活成本和生產成本的雙向夾逼下,最終整個經濟會失去效率。這就是為什么日韓衰落的原因,也是美國資產泡沫破裂后美國擔憂會步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重要原因。有目共睹的是,資產泡沫迫使政府救市,增加國民福利和增加貨幣供金融結構揮霍,結果是私人債務問題沒解決,政府債務也在增加,最終是私人和政府債務一起鬧危機,只剩下印鈔票來解決問題了。問題是,暫時的緩解卻是在釀造更大的危機。
通脹和增長的矛盾背后是一個非中性的貨幣在起著關鍵的作用,這也是造成宏觀經濟調控兩難的基礎所在。當然貨幣只是一種機制和制度,其背后存在著復雜的利益博弈。中國要想避免日本、韓國以及美國的沒落后路,只有重視貨幣才能解決問題。我們經常說,印鈔印不出先進的生產力,其關鍵是金融利潤高利貸化不僅僅不能幫助實業(yè)走向繁榮,反而在背后掏空實業(yè)的內臟。很多人說中國房地產在綁架銀行,其實是銀行在綁架房地產。因為銀行是主動者,地產是被動者,如果沒有分清這一點,很多問題都不能解釋。房地產利潤在降低,銀行反而利用危機擴大了利差的利潤,更重要的是,銀行捏住房地產的命門,限貸令將中國大批房企逼向借高利貸度日子的道路。而高利貸資金大部分的來源是信貸,中國的金融機構和大批能夠貸款的企業(yè)集團都在高利貸化。從高利貸崩潰后,可以看到信貸資本和央企的陰影,至于公務員則更多。高利貸化的經濟,是走向崩潰鮮艷的膿瘡,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這一問題就可以將中國數十年的增長財富化為烏有。繁榮離崩潰,如果處置不當,其實距離并不遠。
中央禁止公務員、銀行、大企業(yè)放高利貸,就是看到其中的危害。在我們看來,更大的問題是信貸結構不合理會造成經濟結構的不合理,而經濟結構的不合理又在強化金融結構的不合理。這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一些企業(yè)辛苦賺錢,交稅養(yǎng)工人,卻因為告貸無門而破產,一些企業(yè)裁減人員甩包袱,不務正業(yè)卻能獲得大量信貸,將新貨幣源源不斷輸入到經濟體系,推動經濟泡沫化和金融高利貸化,其后果就是日韓美衰落之路。
日本和韓國以及當年亞洲四條龍四只虎增長奇跡的模式大致是一樣的,中國的模式也類似,他們衰落最重要的表征就是經濟泡沫化和金融高利貸化。如今我們中國形勢逼人,管理層應當拿出勇氣來解決信貸和貨幣帶來經濟走向崩潰的危險,不能失去良機,否則問題一旦惡化后果不堪設想。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